接线编号(也称线号)是电气线路图和实际接线中标识导线的唯一编号,用于清晰区分不同导线的功能、走向和连接关系,是电气安装、调试和维护的重要依据。标注需遵循唯一性、逻辑性、规范性原则,以下是通用标注方法及行业规范:
一、接线编号的基本规则
二、常见接线编号标注方法
1. 按回路功能分类标注(最常用)
根据电气回路的功能(主电路、控制电路、信号回路等)划分编号范围,清晰区分不同类型回路。
| 回路类型 | 常用编号范围 | 示例 | 说明 |
|---|---|---|---|
| 主电路(电源) | L1、L2、L3(交流) | L1(A 相)、L2(B 相) | 三相交流电源相序标识 |
| 主电路(电机) | U、V、W;U1、V1、W1 | U1(电机 U 相进线) | 电机绕组或主接触器出线 |
| 控制电路(直流) | 101、102、103… | 101(控制电源正极) | 从电源端开始递增编号 |
| 控制电路(交流) | 201、202、203… | 201(AC220V 火线) | 与直流回路区分编号范围 |
| 接地回路 | PE、E | PE1、PE2 | 保护接地,加序号区分 |
| 信号回路 | 301、302…;S1、S2… | 301(报警信号) | 传感器、指示灯等信号回路 |
示例:控制电路中,从 DC24V 电源正极引出的导线编号为 “101”,经过第一个元件(如按钮)后变为 “102”,再经过第二个元件(如接触器线圈)后变为 “103”,最终回到 0V 端。
2. 按设备端子号标注(追溯性强)
直接采用导线两端连接的设备端子编号作为线号,便于快速定位导线的连接点(尤其适用于复杂设备或控制柜内部接线)。
3. 按安装位置 / 区域标注(大型系统)
在大型生产线、配电柜组等场景中,按区域编号 + 回路编号组合标注,区分不同区域的导线。
4. 国际 / 行业标准标注(特定场景)
部分行业遵循国际标准(如 IEC)或行业规范(如机床、船舶),有固定的编号规则:
三、标注方式与工具
四、注意事项
通过规范的接线编号标注,可大幅提高电气系统的可维护性,尤其在复杂设备中,能快速定位故障点或理清线路连接关系。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项目规模和行业习惯选择合适的标注方法,核心是保持一致性和可读性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