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码器是一种将旋转或直线位移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,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中,用于检测位置、速度、角度等参数。以下从核心分类、工作原理、选型要点和常见问题展开说明:
一、编码器的核心分类(按输出信号类型)
1. 增量式编码器
2. 绝对式编码器
二、关键参数与选型要点
三、接线与信号处理(以增量式为例)
1. 典型接线(差分信号输出)
编码器引脚 | 信号 | 含义 | 控制器侧连接 |
---|---|---|---|
A+ | 通道 A 正 | 脉冲 A 正相 | 控制器 A+ |
A- | 通道 A 负 | 脉冲 A 反相 | 控制器 A- |
B+ | 通道 B 正 | 脉冲 B 正相 | 控制器 B+ |
B- | 通道 B 负 | 脉冲 B 反相 | 控制器 B- |
Z+ | 零位正 | 零位脉冲正相 | 控制器 Z+ |
Z- | 零位负 | 零位脉冲反相 | 控制器 Z- |
Vcc | 电源正 | 通常为 5V 或 24V | 控制器电源正 |
GND | 电源地 | 信号地 | 控制器信号地 |
2. 方向判断
四、常见问题与排查
五、主流品牌与选型参考
编码器选型需结合具体场景:高精度、需断电记忆选绝对式;低成本、短距离选增量式;恶劣环境优先选磁电式(抗粉尘 / 油污)而非光电式。实际应用中,需配合控制器的计数模块或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接口,确保信号类型匹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