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魏德米勒连接器专营    

魏德米勒连接器、PCB接插件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  • 邮件:18576370666@qq.com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编码器简介!
新闻中心
编码器简介!
发布时间:2025-09-15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编码器是一种将旋转或直线位移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,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中,用于检测位置、速度、角度等参数。以下从核心分类、工作原理、选型要点和常见问题展开说明:

一、编码器的核心分类(按输出信号类型)

1. 增量式编码器

  • 工作原理:通过旋转时输出 A、B 两相正交脉冲(相位差 90°),根据脉冲数计算位移,通过脉冲频率计算速度;Z 相(零位信号)每转输出 1 个脉冲,用于原点定位。

  • 特点

    • 结构简单、成本低、响应快;

    • 无绝对位置记忆,断电后需重新回原点;

    • 需通过计数器累计脉冲,可能存在累积误差。

  • 典型应用:电机转速检测、传送带速度监控、普通机床进给轴。

2. 绝对式编码器

  • 工作原理:每个位置对应唯一的二进制 / 格雷码信号,无需累计脉冲,直接输出绝对位置值(如 13 位编码器可表示 0~8191 的位置)。

  • 分类

    • 单圈绝对式:可检测 0~360° 内的绝对角度,超过 360° 需配合机械齿轮组扩展量程;

    • 多圈绝对式:通过内部齿轮组 + 计数机构,可检测数千圈的绝对位置(如 16 圈 + 17 位单圈,总分辨率达 33 位)。

  • 特点

    • 断电后保持位置信息,无需重新回原点;

    • 精度高、无累积误差,但成本较高;

    • 直接输出数字信号,抗干扰能力强。

  • 典型应用:机器人关节、精密机床主轴、电梯位置控制。

二、关键参数与选型要点

  1. 分辨率

    • 增量式:以 “脉冲数 / 转(PPR)” 表示(如 1024PPR,每转输出 1024 个脉冲);

    • 绝对式:以 “位数” 表示(如 12 位,对应 4096 个位置 / 转)。

    • 选型:根据控制精度要求计算,如伺服电机需 10000PPR 以上,普通传送机可选 500~1000PPR。

  2. 信号输出形式

    • 并行输出:信号直接并行传输(如 16 位需 16 根线),适用于短距离、高速度;

    • 串行输出:通过总线传输(如 SSI、Profibus、EtherCAT),布线简单,适用于长距离。

    • 集电极开路(NPN/PNP):适用于短距离(<10 米)、低速度场景;

    • 差分信号(线驱动,如 RS422):抗干扰强,适用于长距离(>10 米)、高速场景。

    • 增量式:

    • 绝对式:

  3. 安装方式

    • 轴装式: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直接连接(需保证同心度,避免径向 / 轴向负载);

    • 中空轴式:电机轴穿过编码器中空部分,节省空间(如伺服电机常用);

    • 非接触式:通过磁耦合或光学感应,无机械磨损(适用于恶劣环境)。

  4. 环境适应性

    • 防护等级:IP65(防喷水)、IP67(防浸水)适用于潮湿 / 粉尘环境;

    • 工作温度:-40~85℃适用于高低温场景(如户外设备);

    • 抗振动 / 冲击:工业级编码器需满足 20g 振动、100g 冲击要求。

三、接线与信号处理(以增量式为例)

1. 典型接线(差分信号输出)

编码器引脚信号含义控制器侧连接
A+通道 A 正脉冲 A 正相控制器 A+
A-通道 A 负脉冲 A 反相控制器 A-
B+通道 B 正脉冲 B 正相控制器 B+
B-通道 B 负脉冲 B 反相控制器 B-
Z+零位正零位脉冲正相控制器 Z+
Z-零位负零位脉冲反相控制器 Z-
Vcc电源正通常为 5V 或 24V控制器电源正
GND电源地信号地控制器信号地

2. 方向判断

  • A 相超前 B 相 90°:正转;

  • B 相超前 A 相 90°:反转(通过控制器计数方向设置匹配)。

四、常见问题与排查

  1. 信号干扰(脉冲丢失 / 乱码)

    • 原因:线缆未屏蔽、接地不良、与动力线并行敷设;

    • 解决:使用双绞屏蔽线,屏蔽层单端接地;远离强电电缆;增加信号隔离器。

  2. 零位信号异常(找不到原点)

    • 原因:Z 相接线错误、零位脉冲宽度设置不当;

    • 解决:检查 Z 相接线;在控制器中调整零位信号滤波时间(如设置为 1ms)。

  3. 绝对式编码器通讯失败

    • 原因:总线参数不匹配(波特率、地址错误)、线缆过长;

    • 解决:核对编码器与控制器的总线参数;使用专用总线电缆,长度不超过 50 米(如需更长,增加中继器)。

  4. 机械故障(异响 / 卡顿)

    • 原因:安装不同心、轴向 / 径向负载过大;

    • 解决:调整联轴器同心度(偏差 < 0.1mm);确保负载不超过编码器额定值(通常轴向≤5N,径向≤10N)。

五、主流品牌与选型参考

  • 增量式:欧姆龙(E6B2 系列)、倍加福(RVI 系列)、台达(ES 系列);

  • 绝对式:海德汉(ERN 系列)、西克(ATM 系列)、基恩士(EV 系列)。


编码器选型需结合具体场景:高精度、需断电记忆选绝对式;低成本、短距离选增量式;恶劣环境优先选磁电式(抗粉尘 / 油污)而非光电式。实际应用中,需配合控制器的计数模块或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接口,确保信号类型匹配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